今天是2025-10-27    星期一

检察资讯 首页 > 本院动态 > 检察资讯

读书一得——畛河川

更新时间:2020-07-02 18:05:00点击次数:1101次

     刚拿到本土作家李金河先生的小说《畛河川》时,怀着好奇,但一路翻读下来,充满了感慨和敬意。如今城市化建设日益加快,诸多原生态的村落已不复存在。瓦房炊烟、鸡犬相闻的声息,正渐渐成为一代人的记忆。《畛河川》以畛河流域为背景,以河流为引子,从村庄名字起源为切口,以龙湾李家老少几代人的生活为题材,描述了从民国到改革开放以来近百年间,畛河流域的风土人情以及生活在畛河水畔的普通人的生活生命历程和喜怒哀乐。

      小说中,从寨匪到良家女子,从老者到学龄儿童,从改滩造田、秋收麦种到修渠筑坝、建桥修路再到联产承包、移民搬迁,甚至穿插的红白大事、炼钢运动等,人物的言语行动,场景的刻画转换,一切情节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妥帖安置。而无处不在的方言俚语、乡风民俗,更处处传递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比如《畛河川》中描写婚丧嫁娶的那些仪式、情节,看似复杂繁琐,倘若仔细阅读体味,你会发现,在那些小细节里,处处隐含着乡人们美好的祈愿和寄托。这些看似陈旧的民俗礼仪,恰恰反映出乡人们长久以来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从来没有熄灭过。淳朴的乡人们,把他们所有对生活的热切祈愿,都融进了身边的物事上。婚丧嫁娶,任何一项对乡人来说,都是马虎不得的人生大事,那些看似条条框框的细节礼仪,是一代代乡人智慧的集结和烙印,包裹着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和浓郁情怀。

      《畛河川》描述的是寻常人家寻常人的寻常生活,是北方农村大众生活的缩影。书中语言质朴平实,许多方言俚语的运用,体现了乡人特有的智慧和幽默。在人物刻画方面,从逃婚的青年嘉贤到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生产队长再到土地承包劳动致富;从少年求学的青青到高考落榜教书育人再到成为一校之长;从宗武、宗义到秋桂、玉莲等,这些生长在传统农村,淳朴、勤劳、本分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早年的乡村,文明和野蛮在某些时候时常互为转换,有时候,鸡毛蒜皮也会引起一场“大战”,却在大是大非面前,人们又会一笑泯恩仇,表现大局和担当。而这样的情节,往往在乡人身上表现更为明显。譬如:王二虎和李嘉贤从狭路相逢到缔结亲家姻缘;为磨面先后而对骂打架的凤莲和素花;为先人迁坟立碑出力出钱的族人;嘉贤为村学校修建校舍桌椅以及与菊花从被动到和谐的婚姻;青青带领团支部创办"青年书屋"以及对挚爱若兰的适时放手;为支持国家小浪底建设而背井离乡的村民等。这里既有人性的狭隘,更有宽善,以及面对公众利益的担当。同样,告黑状的喜才;村里的精神领袖宗明大伯;睿慧通达的秋桂;温顺孝顺的杏莉;吃苦耐劳的菊花;活泼矜持的若兰等。这些寻常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使我们很容易找到父辈几代人的影子。

       读完之后我发现,《畛河川》不单单是小说,更多了几分地方史料的意义。或许某一天,原生态的村落会消弭无踪,但至少,还有文字可追循……

                   分享人:政治部  王浩楠

CopyRight © 2021 新安县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217144号-1
扫黑热线:0379-64356216  地址:新安县新城区黄河大道与杭州路交叉口 邮编:4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