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10-27    星期一

检察资讯 首页 > 本院动态 > 检察资讯

立足检察职能 助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蔡金良检察长谈关于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学习体会

更新时间:2020-04-10 16:28:00点击次数:1620次

我认为,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对检察机关来说,要立足职能定位,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洛阳副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和建设目标,精准对接,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检察供给、检察服务。

一要抢抓机遇。省委省政府对洛阳新的赋能定位,强力支持洛阳建设副中心、打造新引擎,建设“两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洛阳迎来了建国后第二次重大历史机遇。作为沿黄县域、洛阳重要组团和都市圈重要节点,对于新安来说,也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要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全省、全市发展大局,抢抓洛阳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机遇,找准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路径,提前布局、主动对接、先行先试,深入实施“1366”县域总体发展思路,推动新安高质量发展。

二要解放思想。王国生书记指出,洛阳干部普遍存在“自满、等靠、安逸”三种心态。我们要倡树“五比五不比”工作导向和“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克服三种心态,进一步营造“学”“严”“干”的氛围,持续增强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战斗力,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要持续解放思想,突破思想观念束缚,加大检察工作创新开放力度,为加强产权保护,全力服务洛阳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三区融合”,打造创新开放高地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三要主动融入。要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持续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为抓手,认真落实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13条意见,积极践行“河长+检察长+警长”依法治河新模式。要围绕市委“五大行动计划”“四河三渠”综合治理等决策部署,落实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依法打击破坏文化产业、损毁、盗窃和走私文物等刑事犯罪,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要积极对接“三区”融合,为加强企业产权保护、加快建设创新型县域试点提供法律依据和司法保护,提升新安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新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要深化改革。借鉴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机构改革、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城市治理能力、依法治理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确保在机遇面前能够真正具有抓住机遇的能力。统筹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沟域经济发展,着力打造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积极对接“三区”融合,加快建设创新型县域试点,借助洛阳科研资源、创新平台,提升新安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新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到检察机关,要以服务争创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为抓手,认真落实市委“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部署要求,持续开展“四官”服务进村(社区)担当平安村官活动,推广杨来法式涉农检察联络员制度,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积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持续强化法律监督,提升法律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面对面、零距离、心连心的法律服务,提升农村群众法律意识,为建设法治乡村、打造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着力打造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安实践”。

五要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软实力”。加快推动“放管服”改革,建设提升服务、信用和法治等“软环境”,强化要素保障、保护合法权益,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主动服务企业,持续深入开展企业和项目建设周边环境治理,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具体到检察机关,要围绕“96152”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和“222”现代产业体系,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着力打造安全稳定、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CopyRight © 2021 新安县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217144号-1
扫黑热线:0379-64356216  地址:新安县新城区黄河大道与杭州路交叉口 邮编:471000